第二章 中外建筑與室內裝飾基礎知識
人類有歷史記載之前,究竟度過了多長時間?是從猿開始直立行走算起,還是以使用火或者有意識地使用石器算起?這是一個至今仍未能確切以年定論的時于間,只能有一個大約的時間:從距今700萬年前后的古猿到距今230萬年前后的能人;從距今150萬年前后的直立人到距今12.5萬年前的尼安德特人(早期智人),再到距今5萬年前后解剖學意義上的現代人(晚期智人)。其間從距今250萬年到距今8000年經歷了舊石器時代向新石器時代演化的漫長發展過程。使用火的時間大約在距今200萬年前后。距今大約9000年前后,人類開始集體定居,出現農耕文明的曙光。這就是史前時代。
史前時代早期人類的遮蔽所主要是洞穴,著名的法國拉斯考克斯( Lascaux)巖畫和西班牙阿爾塔米拉( Altamira)巖畫,可以從一個方面為人類早期的居所形式提供佐證。而以樹枝搭建的棚屋,可以認定為人類最早的建筑。至于這種建筑始于何年,則是一道難解的題。這樣的建筑遺址在世界各地都有發現,構造方式大致相同,以圓錐形和人字形坡狀護棚居多,因為在半穴居的地面這樣的構造相對牢固且易于建造。
舊石器時代的建筑有蜂巢屋(石塊砌成,密集似蜂巢)、樹枝棚(用樹枝搭成穹隆形,有的在外面再抹黏土)、帳篷(用樹枝和獸皮搭成)等(圖1-2-1)。
圖1-2-1西安半坡村原始社會方形住房
人類歷史上各種類型的巨型建筑產生于古代弋埃及,包括宮殿、府邸、神廟和陵墓。所有建筑物都是以巨大的石塊作為主要建筑材料的,宏大的工程規模和精細的施工質量,產生了震撼人心的藝術力量。古代埃及的建筑以金字塔為代表反映了當時的幾何、測量和起重運輸機械的知識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早在公元前4世紀,古埃及人已經會用正投影繪制建筑物的立面圖和平面圖,并能用比例尺繪制建筑總圖和剖面圖,至今還留有新王國時期(公元前1570~前1085年)的建筑圖樣。現今保留的古埃及建筑,除了薩卡拉(Saqqara)的昭塞爾(2oser)金字塔,吉薩(Giza)的齊阿普斯金字塔( Cheops;或稱胡夫金字塔, Khufu)等,大多數都是新王國時期以及之后建造的。如著名的卡納克( Karnak)神廟、阿布辛貝勒(Abu- Simbel)的阿蒙(Amon)神廟、哈特什帕蘇( Hatshepsut)墓,還有晚期托勒密( Ptolemaic)王朝的埃德福(Edfu)的赫魯斯( Horus)神殿和在菲萊( Philae)的伊希斯(Isis神廟等。這些恢宏的殿堂成為古埃及建筑的代表(圖1-2-2)
圖1-2-2埃及金字塔
古希臘是西方文明的搖籃,歐洲文化的發祥地。古希臘人卓越的建筑才能伴隨著大批房屋的建設,使得古希臘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典雅端莊、勻稱秀美是古希臘建筑典型的美學特征。一反古埃及建筑宏大雄偉的風格,古希臘建筑所產生的建筑設計藝術原則對后世影響深遠。古希臘建筑將樸素的形式以及與人體活動相適應的尺度進行了完美的結合,并通過材料與施工以及相適應的裝飾加以充分體現。現存的石構造建筑,采用了與木構造建筑相同的梁架體系,這些大型廟宇的典型形制是圍廊式,柱子、額枋和檐部的藝術處理基本決定了廟宇的面貌。經過長期的演化,在公元前6世紀形成穩定的成套做法,這就是“柱式”(Order)。出現最早的是多立克柱式(Doric),是以希臘大陸的多利安人命名的。柱身矮粗的多立克柱,開有凹槽,向上收分,頂部采用樸拙的方形柱頭,沒有底座。愛奧尼柱式(lonic)流行于小亞細亞沿岸和愛琴海諸島。愛奧尼柱柱身一般較細,凹槽較為精致,柱頭的每一面都刻有精美的愛奧尼盤螺圖案,通常有一個方形的底座。兩種柱式,陽剛與陰柔相映生輝,成為古希臘廟宇典雅樣式的代表。這個時期的雅典衛城( Acropolis,Athens)成為古希臘建筑文化的典型代表,其中的帕提農神廟( Parthenon,公元前447~前438年)是西方建筑史上的瑰寶(圖1-2-3)。 到希臘化時期(公元前332公元前30年),公共建筑的類型增多,建筑活動的領域擴大。隨著結構和施工技術的進步,藝術手法也逐漸豐富。發明于公元前5世紀雅典的科林斯柱式( Corinthian)雖然當時很少被使用,卻在這個時期流行起來。科林斯柱式的柱頭被設計成更加精美而略顯浮夸的忍冬草葉形。
圖1-2-3帕提農神廟
版圖跨越歐亞非三洲的古羅馬帝國,在歷史上最強大的時期是1~3世紀。同時,也是其建筑最繁榮的時期。古羅馬建筑直接繼承了古希臘建筑的成就,無論建筑的類型、數量和規模都大大超過占希臘。古羅馬人發展了拱券和穹隆結構的技術,并開始使用天然混凝土材料,以取得高大寬廣的室內空間,而從古希臘引進的柱式則成為建筑上的裝飾,這是古羅馬建筑最大的成就。雖然古羅馬建筑不如古希臘建筑精美,但卻以數量眾多、分布廣泛、類型豐富、形制成熟和規模宏大、氣勢雄偉而著稱。當時的羅馬城擁有百萬人口,最重要的建筑都集中在這里。古羅馬城一反古希臘以神廟為城市中心的格局,而是以許多世俗性的公共建筑,如集市廣場、宮殿、浴場、角斗場、府邸、法院、凱旋門、橋梁等同神廟一起構成了曠古未有的城市景象。
古羅馬建筑的代表作有:斗獸場( Colosseum,75~80年)。是平面為橢圓形的建筑物,長軸188m,短軸156m,高度48m。中央的平地為表演區,周圍看臺逐排升起,其形制一直影響到現代的大型體育場(圖1-2-4)。萬神廟(Pantheon,120~124年)是古羅馬穹頂技術的最高代表。圓形的廟宇穹頂直徑達43.3m,頂端高度也是43.3m,穹頂中央開有直徑8.9m的圓洞。卡拉卡拉浴場( Thermae of Caracalla,211~217年)和戴克利提烏姆浴場( Thermae of Diocletium,305~306年)。卡拉卡拉浴場長216m,寬122m,可容納1600人(圖1-2-5);戴克利提烏姆浴場長240m,寬148m,可容納3000人。其中面積最大的溫水廳用3個十字拱覆蓋,是古羅馬結構技術的代表。而三層疊起連續拱券的輸水道則被認為是工程技術史上的奇跡。因此,古羅馬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
公元前1世紀,古羅馬建筑師維特魯威( Vitruvius)所著的《建筑十書》是流傳下來最早的建筑學著作。書中第一次提出了“堅固、實用、美觀”的建筑三原則,為歐洲建筑學奠定了基礎。228年,羅馬城出現了第一所工程技術學校。東羅馬帝國從334年起在各地設立建筑工程訓練學校。
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歐洲進入了漫長的中世紀。近千年的封建分裂狀態和教會的統治,使宗教建筑成為這一時期建筑成就的最高代表。
圖1-2-4羅馬斗獸場
圖1-2-5古羅馬卡拉卡拉浴場
圖1-2-6圣索菲亞大教堂
隨著石拱券技術的不斷發展,最終造就了哥特式建筑。由于運用了復合飛券( flying buttress)使其達到了很高的建筑高度。運用這種近似框架式的肋骨拱券石結構技術建造的教堂,與相同空間的古羅馬建筑相比,重量大大減輕,材料顯著節省。用來抵擋尖拱券的水平推力的扶壁和飛扶壁、細長的豎向窗花格、彩色嵌花鉛條玻璃窗以及林立的尖塔成為它顯著的外部特征。哥特式建筑的這種外形和內部空間特征給人以向上飛升的感覺,體現了追求天國幸福的宗教意識。哥特式教堂的結構技術和藝術形象達到了高度的統一。12世紀下半葉,建筑工匠的分工已經很細,有石匠、木匠、鐵匠、焊接匠、抹灰匠彩畫匠、玻璃匠等,技藝日益精湛。巴黎圣母院( Notre-Damede paris,1163~1250年)坐落于法國巴黎市中心,是哥特式建筑的早期代表作。巴黎圣母院東西長約125m,南北寬約47m,高度90m,內部可容萬人(圖1-2-7)。
圖1-2-7巴黎圣母院
文藝復興是歐洲文化和思想發展的一個重要時期。14世紀發端于意大利,之后擴大到德國、法國、英國、荷蘭等歐洲國家,一直延續到16世紀。文藝復興運動反對神權,要求人權,追求自由、現實、幸福的人文主義思想,同時重視科學理性的思想,形成了以復興希臘羅馬古典文化為旗幟,反對教會文化統治的浪潮。
15世紀初,文藝復興運動的浪潮涌進建筑學領域,被遺忘的古羅馬建筑文化,再次成為被崇奉的對象。伯魯涅列斯基( Fillipo brwnelle-schi,1379~1446年)通過對羅馬廢墟的研究,了解古羅馬建筑的做法之后,順利解決了佛羅倫薩大教堂( Florence Cathedral,1296~1462年)大穹頂的建造問題。1434年穹頂建成,標志著文藝復興建筑的開端。佛羅倫薩大教堂又稱百花圣瑪利亞教堂( Santa maria delFiore),始建于1296年,建造期間因設計與人事變更以及技術問題,屢建屢停,直到1420年才由伯魯涅列斯基動工建造。穹頂完成后,1462年又在其上建了一個八角采光亭,亭頂距地面115m。教堂采用拉丁十字形平面,外墻面比較整齊,沒有小尖塔和飛扶壁。八角形平面的大穹頂落在12m高的鼓座上,穹頂有內外兩層殼體,內徑42m,高超過30m(圖1-2-8)。
圖1-2-8佛羅倫薩大教堂
在此之后,眾多的藝術家紛紛涉足建筑領域,他們的成就集中地體現在意大利文藝復興建筑的紀念碑—圣彼得大教堂上。先后有伯拉孟特( Bramante1444~1514年)、米開朗琪羅( Michelangelo,1475~1564年)、拉斐爾( Raphael,1483~1520年)、伯尼尼(Gianlorenzobernini,1598~1680年)、帕魯奇(BaldassarePeruzzi,1481~1536年)、小桑迦洛( Sangallo,1485~1546年)等參加了教堂的設計與建造,使其成為文藝復興鼎盛時期蛻變過程的例證。圣彼得大教堂(StPeter,1506~1626年)是現存最大的天主教堂。伯拉孟特最初設計的教堂平面是正方形的,在希臘十字平面的正中,覆蓋大穹隆頂。其后幾經反復,最終還是回歸于以圓頂為中心的米開朗琪羅的設計。大穹頂1590年竣工,頂高137.7m1,成為羅馬城最高的建筑。17世紀初,教皇保羅五世決定將希臘十字平面改為拉丁十字平面,在教堂的前面加了一段巴西利卡式大廳,以致在近教堂正面的位置看不到完整的穹頂。這個拉丁十字平面的大廳長183m,兩翼寬137m。1655-1667年,由伯尼尼建造了教堂入口廣場。廣場由梯形和橢圓形平面組成,橢圓形平面的長軸為198m,周圍被由284棵塔斯干柱子組成的柱廊所環繞(圖1-2-9)。
圖1-2-9圣彼得大教堂
被認為是文藝復興全盛時期建筑的最完美范例的意大利羅馬的圣彼得小神殿,是伯拉孟特的作品。圣彼得。小神殿( Tempietto san Pietro,1502~1510年),是一座集中式的圓形建筑物。神殿外墻面直徑6.1m,內部直徑只有4.5m,周圍一圈多立克式柱廊,16棵柱子,高3.6m,連穹頂上的十字架在內,總高為14.7m,地下有墓室。
文藝復興時期的府部建筑同樣引人注目。建筑師帕拉第奧( Andrea palladio,1508~1580年)1552年在維琴察建造的圓廳別墅( Villa rotonda)是文藝復興晚期的典型代表。別墅采用了古典的嚴謹對稱手法,平面為正方形,四面都有門廊,正中是一圓形大廳,直徑為12.2m,穹頂內部裝飾華麗。
巴洛克建筑是18世紀在意大利文藝復興建筑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建筑和裝飾風格。其特點是追求外形動感自由,喜好富麗的裝飾和雕刻以及強烈的色彩,常采用穿插的曲面和橢圓形空間。巴洛克( Baroque)一詞的原意是奇異古怪,古典主義者用它來稱呼這種被認為是離經叛道的建筑風格。意大利文藝復興晚期建筑師維尼奧拉( Giacomo barozzi da vignola,1507~1573年)設計的羅馬耶穌會教堂( IL Ges百,1568-1584年)被認為是第一座巴洛克建筑,是由風格主義向巴洛克風格過渡的代表作。巴洛克風格沖破了文藝復興晚期古典主義者制定的種種清規戒律,反映了向往自由的世俗思想。富麗堂皇的教堂,營造出強烈的神秘氣氛,十分符合天主教會的需求。于是,這種風格很快就從羅馬傳遍歐洲。波羅米尼( Francesco borromini,1599-1677年)設計的羅馬圣卡羅教堂( San Carlo alle Quattro Fontane,1638-1667年)是意大利巴洛克建筑的典型代表(圖1-2-10)。
圖1-2-10圣卡羅教堂
相對于建筑的外觀而言,巴洛克風格更多地反映在內部空間。貝尼尼在圣彼得大教堂穹頂下方設計的華蓋,造型豐富,裝飾奢華,柱子的線條扭曲得像流動的麥糖,以此表現出建筑的氣派(圖1-2-11)。德國班貝格郊區的維森海里根教堂( Vierzehnheiligen,1743~1772年)的穹頂重疊著錯綜復雜的橢圓形和圓形,陽光從大窗傾瀉而入,白、金、粉紅的室內色彩加上雕塑和繪畫創造出奇異的光感與動感。
8.洛可可風格
洛可可( Rococo)通常用來形容巴洛克風格最后階段的建筑,這些建筑主要集中在奧地利和德國南部,其內部空間非常復雜。作為一種建筑風格,則主要表現在室內裝飾上在巴洛克建筑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洛可可風格,主要指產生于18世紀20年代的法國樣式。洛可可裝飾的特點是:輕松、淺色調、不對稱、細膩柔媚。不像巴洛克風格那樣色彩強烈,裝飾濃艷。室內氛圍明快、纖巧、精致,通常具有鄉村景致,喜歡運用自然的曲線和s形線以及像貝殼一樣的形狀。洛可可一詞源于法國的貝殼工藝( rocaille)。洛可可風格反映了法國路易十五時代宮廷貴族的生活趣味,曾風靡歐洲。巴黎的蘇俾士府邸( Hotel de soubise,1735年)公主沙龍和凡爾賽宮( Palais de versailles,16611~1756年)王后寢宮是這種風格的代表作(圖1-2-12)。
伊斯蘭建筑主要是指7~13世紀的阿拉伯國家、14世紀以后的奧斯曼帝國、16~18世紀波斯蘇菲王朝的建筑,包括印度和中亞等國的一些建筑。7世紀崛起的阿拉伯人在8世紀建立了橫跨亞、非、歐的阿拉伯帝國。這個帝國后來又分裂為一些獨立的國家。阿拉伯人汲取了古希臘、古羅馬及印度古代的建筑經驗,在繼承兩河流域和波斯建筑傳統的基礎上,形成了獨特的建筑風格,這就是伊斯蘭風格。
在建筑的形制上,伊斯蘭建筑的禮拜堂通常是一個封閉的庭院,圍繞院落建造拱廊或柱廊,朝麥加方向的一邊加寬,做成禮拜殿,禮拜殿和廊均向院落敞開。院落中央有水池或洗禮堂。寺內聳立的宣禮塔供阿訇授時和召喚信徒做禮拜用。少則1個,多則4-6個。埃及開羅的伊本·土倫禮拜寺( Ibn Tulu清真寺,876~879年)是早期的實例。11世紀后,波斯和中亞地區的禮拜寺一般圍繞中央院落建造殿堂,中央的方形大廳上有高聳的穹頂。1453年,土耳其滅拜占庭,以君士坦丁堡為首都后,模仿拜占庭建筑的圣索菲亞教堂,采用集中式平面布局建造禮拜寺。藍色清真寺即蘇丹艾哈麥德清真寺( SultanAhmed Mosque,1609~1616年)成為奧斯曼帝國時期這種形制的典型(圖1-2-13)。
圖1-2-13藍色清真寺
穹頂結構是伊斯蘭建筑造型的主要特征。8世紀的雙圓心尖券、尖拱和尖穹頂,14世紀的四圓心券拱和穹頂,表現出砌筑精確,形式簡潔,外形輪廓平緩,曲線柔和的特點。建筑裝飾采用大面積的圖案,門窗和券面成為裝飾的重點。裝飾券形變化豐富,除了雙圓心券、四圓心券外,還有馬蹄形、火焰形、扇貝形、花瓣形等。材料常用雕花木板和大理石。由于《古蘭經》禁用人像和寫實的動植物題材作裝飾,早期的裝飾紋樣都是幾何形,后來才用一些程式化的植物圖案。經過裝飾的伊斯蘭建筑華麗精美,風格纖麗。
現在伊朗的伊斯法罕皇家清真寺是波斯蘇菲王朝伊斯蘭建筑的代表;印度阿格拉的泰姬瑪哈陵( Taj Mahal,1630~1653年)是莫臥兒王朝伊斯蘭建筑的代表(圖1-2-14)。
圖1-2-14泰姬陵
佛教建筑以遺存下來的窣堵波、石窟和佛祖塔為代表。窣堵波作為瘞埋佛陀或圣徒骸骨的建筑,造型比較獨特。這種半球形的建筑和世界各地許多早期的墳墓形制一樣,脫胎于住宅。印度北方古代的住宅是近于半球形的竹編抹泥構造。桑契大窣堵波( Sanchi Stupa,約公元前250年)為現存最大的。它的半球體直徑32m,高12.8m,立在4.3m高的圓形臺基上。它的3根石料橫排的仿木結構立柱欄桿門是印度建筑特有的(圖1-2-15)。
1-2-15桑契大窣堵波
耆那教建筑主要是1000~1300年間,大量建造于印度北部的廟宇。其形制與婆羅門教的建筑很相似,但相對開敞一些,柱廳的外墻不完全封閉。耆那教石構造廟對開宇的內外所有部位都精雕細琢,滿鋪滿蓋。雕刻一般很深,甚至作透雕和圓雕,成為它突出的特點。最著名的是北印度西部阿部山上的迪爾瓦拉廟( Dilwarra Temple,1032年)和泰加巴拉廟( Tejahpala Temple,1232年)。
柬埔寨的宗教建筑在早期與印度的相同,10~13世紀,形成了自己鮮明的特色,并且創造了東南亞最宏偉壯麗的吳哥建筑群。吳哥窟( Angkor wat,12世紀上半葉)是吳哥古跡的精華,初建時為印度教毗濕奴神神廟,后為興建它的古高棉國王蘇利耶跋摩二世的陵墓,是兼有佛教與婆羅門教意義的廟宇。這座建筑是典型的金剛寶座塔形制:即在3~5層臺基上建造5座塔,中央1座,四角各1座,偶或只建中央1座。吳哥窟最外一圈圍墻東西長約1480m,南北約1280m,墻外有190m寬、8m深的人工河,建筑群的中心是一座金剛寶座塔。塔座臺基底長211m,寬184m,連臺基的塔高約65m(圖1-2-16)。
圖1-2-16吳哥窟
7~8世紀,在印度尼西亞的爪哇流行著佛教與婆羅門教相混合的宗教。其宗教建筑中最獨特的是:波羅步達窣堵波( Borobudur Stupa,8世紀)即婆羅浮屠。該建筑圈進一座小丘,用石塊砌筑成9層臺基,下面6層是正方形,基底每邊略向前凸出,邊長111m。上面3層是圓形,建有72個透空的鐘形塔,最上層中心最大的鐘形塔直徑9.9m,連臺基總高35m(圖1-2-17)。
圖1-2-17婆羅浮屠
朝鮮和日本屬于東亞文化圈的范疇,由于地域關系以及歷史上與中國的密切交流,兩國古代的建筑和建筑群,無論在平面布局、結構造型或裝飾細節方面,都與中國古代建筑有共同的特點。不同時期的建筑風格變化,在朝鮮和日本的建筑中都有所反映。尤其是中國唐朝建筑的風格,對兩國建筑的影響最大。在漫長的中世紀里,創造了富有特色的建筑和別具一格的傳統。
朝鮮建筑受中國建筑的影響較早。約6世紀,高句麗時代的平壤雙楹冢和天王地神冢,與中國漢代和北魏的建筑細部樣式十分相似,反映出中朝之間十分密切的建筑關系。7世紀,新羅國統一朝鮮半島,建都慶州。隨之佛教興盛,典型的建筑是慶州附近土含山的佛國寺( Sokkuram grotto,751年)。佛國寺坐落于臺地石構的基座之上,平面布局類似于中國唐代的佛寺,并列兩個院落,表現出平衡和諧之美。金堂前的多寶塔比較特殊,高約10mn,全部采用花崗石砌筑,逼真地模仿木構(圖1-2-18)。
圖1-2-18佛國寺多寶塔
13世紀,高麗遭到蒙古的侵略。1392年,國家重新獨立統一,國號朝鮮,定都朝鮮。由于朝鮮國王崇儒滅佛,佛教建筑從此衰落。遺留下來的重要建筑是城郭和宮殿。具有代表性的建筑是首爾的昌德宮( The Changdok kang PalaceComplex,1404-1405年,1607~1610年重建)。昌德宮的特點在于其平面布局,整組建筑沒有中軸線,殿閣脫離了對稱的布局,依照地形建筑。朝鮮的住宅建筑具有同樣的特點,單層的內院式格局,四面連續而沒有軸線。廚房燒灶,集中式地炕或墻內供暖,建筑造型較中國樣式更為低平。
日本建筑以洗練簡約、優雅灑脫見長。自然材料的合理應用和材質美的體現是其典型的特征。木架草頂是日本建筑的傳統形式。房屋采用開敞式布局,地板架空,出檐深遠,柱梁壁板均不作油飾。室內木地板上鋪設墊層,通常用草席制作,稱為“疊”即“榻榻米”,坐臥起居都在上面。6世紀,隨著中國文化的影響和佛教傳入,日本建筑開始采用瓦屋頂、石臺基朱白相間的色彩以及有舉架和翼角的屋頂,體現于佛寺和宮室。住宅和神社的建筑式樣也發生變化。經過吸收中國南北朝和隋唐文化,在9世紀末逐漸日本化,又經過中國宋、元、明文化的影響,到16世紀以后完成建筑的日本化。
神社是日本祀奉自然神、氏族祖先和英烈人物的重要建筑物。因此具有日本建筑史上的典型意義。伊勢神宮( Shinto Shrine Kamiji Yamain Ise,公元前70年創建,至1973年“造替”60次)是其代表(圖1-2-19)。
圖1-2-19伊勢神宮
為“神明造”樣式。佛寺同樣是日本古代建筑的主要類型。法隆寺( Horiuji Monastery,607-739年)和唐招提寺(Toshodaiji Monastery,759年)是典型代表。法隆寺塔共5層,總高32.45m,出檐很大,其中底層達4.2m,屋檐重疊而造型輕快俊逸(圖1-2-20)。唐招提寺金堂是典型的中國唐代建筑風格,面闊7間28.18m,進深4間16.81m。
圖1-2-20法隆寺塔
秦代的建筑氣勢恢弘,秦始皇于始皇帝三十五年建造的阿房宮( Epang palace,公元前212年)前殿現存夯土基址、東西長1000m余,南北寬500m,殘高8m。從尺度上看,“上可坐萬人,下可建五丈旗”確有可能。西漢初期仍沿襲前代臺榭建筑形式和縱架結構,至西漢末葉樓閣建筑開始興起。漢武帝劉徹于太初元年建造的建章宮( Jianzhang Palace,公元前104年)為臺榭形制,跨城筑有飛閣輦道,可從未央宮直至建章宮(圖1-2-21)。
圖1-2-21建章宮
東漢在建筑史上是一個重要的轉折期,從遺留下來的壁畫、畫像磚、畫像石和明器中的陶樓、陶屋中可以間接地看到建筑造型、室內布置、組群布局的形象,漢代崖墓(Han Bunal Case On Cliff,)則是模擬木構造的“準實例”,通過外廊、外門、石柱、斗棋表示出木結構的一些構造細節。
這個時期佛教建筑開始興起,據史籍記載最早的佛教建筑,是東漢末年笮融建造的浮屠祠。北魏時在洛陽建造的永寧寺是木結構的浮屠(塔),共有九級。遺址的階基為方形,長寬均為38.2m,按每面九間,高九層估算,應有100m的高度,當是中國歷史上最高大的木結構建筑。據記載,南北朝所建的佛寺達數千所,但唯一留存的建筑實例,是建于北魏正光四年的磚結構登封嵩岳寺塔(Pagoda in Songyue Temple,523年),塔高40m,磚砌塔壁厚2.45m(圖1-2-22)。
圖1-2-22登封嵩岳寺塔
佛教建筑在中國是以其特有的建筑形式來體現的,并沒有照搬印度的形式,即使是“塔”這種特殊的形式,也是由中國自己創造的。通過這個時期遺留下來的石窟,如天水麥積山石窟(Maijishan Grotto, 384-417年)、大同云岡石窟( Yungang Grotto,460~510年)等的窟廊和中心塔柱,可以想見同時期木構建筑的真實形象。南北朝時期受外來影響最深刻持久的是建筑裝飾圖案的母題:蓮花和卷草。此后花樣翻新且歷代相承不絕。
中國古代木結構建筑實例的留存始于這個時期。山西的南禪寺大殿( Main Hall Nane Temple 782年)成和佛光寺(Foguang Temple 857年)成為現存最早的中國建筑。通過佛光寺大殿,可以判斷自戰國時起創始臺榭建筑以來,經由斗、棋、枋組合成的“鋪作”,進而創造出整體的鋪作結構層,成為木結構建筑發展成熟的標志。這是一種由井干樓、臺榭、閣道、斗棋等構造形式匯合發展而成的新形式(圖1-2-23)。
圖1-2-23佛光寺大殿
這種結構形式,至遲在初唐已經成熟,從敦煌石窟壁畫的間接資料來看,佛光寺大殿不一定是水平最高的作品。唐代這兩座建筑的形制,都能夠在后來宋《營造法式》所記載的技術制度中得到印證。可以推斷,這些技法在唐代或唐代以前均已創造并應用。
自南北朝開始人們改變了席地而坐的習慣,到唐代更多的人采用垂足坐。隨著桌椅的使用,室內高度需要增加。影響到建筑,柱高增加而出檐相對減小,從而導致房屋外觀立面比例的改變。門窗的安裝和門窗花格的制作,也是起源于這個時期。
宋、遼均繼承唐代建筑形制,尤以遼代建筑風格更接近于唐代。位于現在天津薊縣的獨樂寺(Dule Temple,984年)的觀音閣、山門,都保持著唐代豪勁、樸實、典雅的風格(圖1-2-24)。
而位于現在浙江寧波的北宋初期保國寺大殿( Main Hall of Baoguo Temple,1013年)、位于現在山西太原的晉祠圣母殿( Hall of Saintly Mother of Jinci Memorial Temple,1023~1032年),已漸失豪勁而趨于秀麗。后來興建的位于現在河北正定縣的隆興寺摩尼殿( Longxing Temple,1052年),則完全以秀麗取勝。這種建筑風格為金代所繼承。
金、元時期出現了兩個特殊現象:一是使用了復合縱架,上承間縫梁架,如金代建現在山西的朔縣崇福寺彌陀殿;一是使用了與屋面平行的斜梁,拼合成梁架,如元代建現在山西洪洞縣的廣勝寺下寺前殿和大殿( Guangsheng Temple,1305年)。元代建筑形制,除上述情況外,大都可視為宋《營造法式》制度的延續。自元代初期建造現在山西芮城縣的永樂宮( Yongle Taoist Temple,1252~1262年)至末期建造的廣勝寺明應王殿,同宋式建筑都無顯著差異,只是昂嘴、耍頭等裝飾性部分略有不同。元代宗教建筑中,由尼泊爾匠師阿尼哥參與建成的北京妙應寺白塔( White Pagoda of Miaoying Temple,1271年),使中國佛塔中又增加了“喇嘛塔”樣式。
明清兩代遺留的建筑實物是中國古代建筑中最多的。現在北京的紫禁城宮殿( Palace in Forbidden City,1417年)(圖1-2-25)、天壇(Temple of Heaven,1420年)(圖1-2-26)、山東曲阜的孔廟( Temple of Confucius,1504年)都是典型的代表。除了有計劃、分期建造的宏大宮苑陵廟外,還有各地的衙署寺廟、私人住宅和園林。
圖1-2-25故宮太和殿
圖1-2-26天壇祈年殿
是將建筑的新內容不同地屈從于舊的藝術形式,于是產生了古典復興建筑、浪漫主義建筑、折中主義建筑等流派。其二,是充分利用先進的生產力和科學技術,探索新的建筑形式。第二種傾向順應了資本主義生產發展的要求,成為近代建筑發展的主流。19世紀下半葉,鋼鐵和水泥的應用,為建筑革命準備了條件。1851年在英國倫敦,為了布置第一屆萬國博覽會( the Great Exhibition)而興建的水晶宮(Crystal Palace),采用鐵架構件和玻璃,現場裝配,成為近現代建筑的開端至20世紀初,終于出現了現代主義建筑和有機建筑等流派。(圖1-2-27)。
圖1-2-27水晶宮
古典復興建筑是指18世紀60年代到19世紀流行于歐美國家的采用嚴謹的古代希臘、古代羅馬形式的建筑,也稱為新古典主義建筑。當時的人們受啟蒙運動的思想影響,崇尚古代希臘、古代羅馬文化。在建筑方面,古羅馬的廣場、凱旋門和記功柱等紀念性建筑成為被仿效的對象。同時,伴隨著大量的古希臘、古羅馬建筑藝術珍品出土,而取得的考古成績,為這種思想的實現提供了良好的條件。采用古典復興建筑風格的主要是國會、法院、銀行、交易所、博物館、劇院等公共建筑和一些紀念性建筑,而非一般的住宅、教堂、學校等。典型的代表有:法國的巴黎萬神廟( The Pantheon, 1755-1792年),雄師凱旋門(Arc de Triomphe,1806-1836年);英國倫敦的大英博物館( The British Museum,1825~1847年);德國柏林的勃蘭登堡門( Brandenburger Tor,1789~1793年)、宮廷劇院( Schauspielhans,1818~1921年)、阿爾提斯博物館(Altes museu,1824~1828年);美國華盛頓的國會大廈( The Capitol,1793~1867年)(圖1-2-28)
圖1-2-28美國華盛頓國會大廈
浪漫主義建筑是18世紀下半葉到19世紀下半葉,受文學藝術中浪漫主義思潮的影響,在歐美國家流行的一種建筑風格。浪漫主義在藝術上強調個性,提倡自然主義,主張用中世紀的藝術風格與學院派的古典主義藝術相抗衡。追求超凡脫俗的趣味和異國情調是這種思潮在建筑上的表現。浪漫主義建筑的發展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從18世紀60年代到19世紀30年代,又稱先浪漫主義。出現了中世紀城堡式的府邸,甚至東方式的建筑小品。第二階段從19世紀30年代到70年代,這時已經發展成為一種建筑潮流。由于追求中世紀的哥特式建筑風格,又被稱為哥特復興建筑。浪漫主義建筑主要流行于英國和德國,也一度流行于美國,而在法國和意大利則不太流行,并且主要限于教堂、大學、市政廳等中世紀就有的建筑類型。英國是浪漫主義的發源地,最具代表性的建筑是西敏宮( Palace of Westminster),即國會大廈(The House of Parliament.,1836-1848年)。匈牙利布達佩斯的國會大廈(圖1-2-29)( Houses of Parliament,,1883-1901年)幾乎照搬了西敏宮的方案(圖1-2-30)。
圖1-2-30西敏宮
19世紀上半葉到20世紀初,折中主義建筑流行于歐美一些國家。這種建筑風格實際上成為古希臘、古羅馬、拜占庭、中世紀、文藝復興以及東方情調樣式紛亂雜陳的綜合。折中主義建筑師任意模仿歷史上的各種建筑風格,或自由組合各種建筑形式,可以不講求固定的法式,只講求比例均衡,注重純形式美。折中主義建筑在19世紀中葉的法國最為典型,巴黎高等藝術學院是當時傳播折中主義藝術和建筑的中心;而在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期,則以美國最為突出。折中主義建筑的代表作有:法國的巴黎歌劇院( Paris Opera,1861~1874年)。劇院立面模仿意大利晚期巴洛克建筑風格,并摻進了繁瑣的雕飾。巴黎的圣心教堂(1875~1919年)。高聳的穹頂和后世的墻身呈現拜占庭建筑的風格,兼取羅曼建筑的表現手法(圖1-2-31)。
圖1-2-31圣心教堂
意大利羅馬的伊曼紐爾二世紀念碑( The victor Emmanuelmonument,1885~1911年)。是為紀念意大利重新統一而建的,采用了羅馬的科林斯柱廊和希臘古典晚期的祭壇形制。
18世紀晚期,法國開始重新使用混凝土。19世紀下半葉,法國的埃內比克( Francois Hennebique,1842~1921年)使用可以彎曲成各種角度的圓鋼筋,解決了梁柱的連接問題。這種構造成為建造大型框架結構的基礎,從而在建筑領域開創了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時代。到20世紀初期,鋼筋混凝土框架已成為標準結構。在技術革命的推動下,一批思想敏銳的青年建筑師,在前人革新實踐的基礎上,提出了比較系統而徹底的建筑改革主張。德國建筑師格羅皮烏斯( Walter Gropius,1883~1969年)、密斯·凡德羅( Ludwig mies van der rohe,1886~1969年)、法國建筑師勒·柯布西耶( Le corbusier,1887~1965年)和美國建筑師賴特( Frank Lloyd Wright,1867~1959年)成為現代建筑思潮的杰出代表。格羅皮烏斯的建筑創作—德國德紹的包豪斯校舍( Bauhaus building,1925~1926年),密斯·凡德羅的建筑創作—西班牙巴塞羅那的巴塞羅那博覽會德國館( German pavilion of Barcelona InternationalFair,1929年)、美國紐約的西格拉姆大廈( Seagram building,1954~1958年),勒·柯布西耶的建筑創作——法國巴黎的薩伏伊別墅( Villa Savoye,1928~1930年)(圖1-2-32)、法國馬賽的“居住單位”( Unite Habitation,1947~1952年),同時成為現代主義建筑的典型代表。
圖1-2-32薩伏伊別墅
作為現代建筑運動中的一個派別,美國建筑師截特所代表的有機建筑流派,在現代主義建筑中具有特殊的意義。受到中國傳統香學思想,元其是老子道法自然”觀念的影響,賴特在典型的“草原風格”基礎上,發展出“有機建筑”的理論:認為每一種生物所具有的特殊外貌,是由它能夠生存于世的內在因素所決定的。同樣,每個建筑的形式和構成,以及與之相關的各種問題的解決,都要依據各自的內在因素來考慮,力求合情合理。其思想的核心就是要求建筑依照大自然所啟示的道理行事,而不是模仿自然。自然界是有機的,因而取名為一有機建筑”。有機建筑的理論在建筑學方面開創了新的境界。尤其是在建筑與環境的關系問題上,主張建筑應與大自然和諧,就像從大自然里生長出來樣,并力圖把室內空間向外伸展。把大自然景色引人室內。同時,認為裝飾不應該作為外加于建筑的東,應該與建筑融為一體,就像花之于樹木一樣自然。賴特在美國芝加哥設計的羅比住宅(RobeHouse,1908-1910年)是他草原風格系列的最后一件作品。而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熊跑溪創作的流水別墅( Falling Water, Bear pun,1936-1937年)則是有機建筑流派的典型(圖1-2-33)
20世紀50年代以來,現代建筑大量興建。由此出現了某些忽視精神生活需求、忽視民族和地區文化差異的傾向,人們對某些建筑師的設計手法公式化的傾向產生了懷疑,重新探討繼承傳統和發展創新等問題,在建筑風風格上又出現了多元化傾向。19%6年,美國建筑師文丘里( Robert Ventu,1925-)在《建筑的復雜性和矛盾性》一書中提出了一套與現代主義建筑針鋒相對的建筑理論和主張,在建筑界特別是年輕的建筑師和建筑系的學生中,引起了修動和響應。到20世紀70年代,建筑界中反對和背離現代主義的傾向更加抬頭。這種傾向導致了后現代建筑諸流派的產生。
后現代主義是一個并無定論的后現代建筑流派,即使是被認為真正給后現代主義提出比較完整的指導思想的文丘里,也不息被別人看做后現代主義者。一般認為后現代主義建筑的特征是:采用裝飾,裝飾主題多情用歷史形式而不是表現風格:具有象征性或隱喻性,借用歷史上的風格,但沒有任何功能上的目的;能夠與現有環境融合,很少外露混凝土,但卻大量使用玻璃。盡管后現代主義的聲勢較大,但實際上直到20世紀80年代中期,堪稱具有代表性的后現代主義建筑,在歐美仍然為數寥寥。美國建筑師約翰遜( Philip Johnson,1906-2005年)20世紀30年代曾致力于國際風格,70年代亻成為后現代主的領袖人物。他和伯奇(上加mB=)設計的組約美國電話電報公司大廈(AT& T Building,197×1/年),常被人引用來說明是后現代主義建筑,這座現代摩天樓的主立面采用了對稱的古典主義和構(圖1-2-34)
暴露的結構,縱橫交錯的鋼架和設備管路,表面閃現強烈的金屬光澤,猶如機器一般復雜的建筑,就是被稱為高科技派(Hi-Tech)的建筑。高科技派建筑強化了工業文明的時代弋特點,突出構造的技術細節,強調新技術手段的運用。由意大利的皮亞諾( Renzo piano,1937~)和英國的羅杰斯( Sir Richard rogers,1933~)主持設計的法國巴黎的國立文化藝術中心(CNAC— Centre national d” Art et de culture,前稱蓬皮杜中心, CentrePompidou,1977年)是高科技派建筑的范本(圖1-2-35)。這棟建筑的設施管道和結構都暴露在外部,使得建筑的內部空間能夠適應任何種類的臨時展覽,空間的功能得以最大優化。羅杰斯在倫敦設計的勞埃德大廈( Lloyds Building,1979~1984年)也采用了同樣的形式(圖1-2-36)。 另一位英國建筑師諾曼·福斯特( Sir Norman foster,1935~)設計的香港匯豐銀行大廈(Hong Kong and Shanghai Bank,1981~1985年)也屬于高科技派的典型風格。
圖1-2-35蓬皮杜中心
圖1-2-36勞埃德大廈
免責聲明:本網站部分內容來自互聯網,如媒體、公司、企業或個人對該部分主張知識產權,請來電或致函告之,本網站將迅速采取適當措施,否則,與之有關的知識產權糾紛本網站不承擔任何責任。
江西十大裝飾公司排行
江西十大裝修公司
南昌十大裝修公司
江西十大設計公司
江西十大設計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