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中外建筑與室內裝飾基礎知識
第二節 室內設計史概況
室內設計作為一門獨立的專業,在世界范圍內的真正確立是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之后,現代主義建筑運動是室內設計專業誕生的直接動因。在這之前的室內設計概念,始終是以依附于建筑內界面的裝飾來實現其自身的美學價值的。自從人類開始營造建筑,室內裝飾就伴隨著建筑的發展而演化出眾多風格各異的樣式,因此在建筑內部進行裝飾的概念是根深蒂固而易于理解的。現代主義建筑運動使室內裝飾從單純的界面裝飾走向空間的設計,從而不但產生了一個全新的室內設計專業,而且在設計的理念上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按照人工環境與自然環境融會的程度來區分建筑的內部空間—室內的發展階段,可將其劃分為以下三個階段。以界面裝飾為空間形象特征的第一階段,開放的室內形態與自然保持最大限度的交融,貫穿于過去的漁獵采集和農耕時期;以空間設計作為整體形象表現的第二階段,自我運行的人工環境系統造就了封閉的室內形態,體現于目前的工業化時期;以科技為先導真正實現室內綠色設計的第三階段,在滿足人類物質與精神需求高度統一的空間形態下,實現詩意棲居的再度開放,成為未來的發展方向。
從整個人類的營建歷史來看,室內裝飾的歷史甚至早于建筑。若壁上的繪畫是人類棲身于洞穴時的室內裝飾;坐立于地面的彩繪陶罐成為最初的建筑樣式一人字形護棚穴居的裝飾器物;石構造建筑以墻體作為裝飾的載體,從而發展出西方建筑以柱式與拱券為基礎要素的裝飾體系;木構造建筑以框架作為裝飾的載體,從而發展出東方建筑以梁架變化為內容的裝飾體系,形成天花藻井、隔扇、罩、架、格等特殊的裝飾構件。發端于19世紀后期的現代主義建筑思潮,是建立在理性的功能主義之上的。鋼箭混凝土框架結構和玻璃的大量使用,為室內空間爭得了發展的更大自由,使空間的流動在技術上變得可能。這是人類建筑史上的一次革命,它促進了現代室內設計的誕生。而恰恰在這時,依附于建筑內外墻面的的裝飾被減到了最少,而個代之以從室內環境整體出發的裝飾概念。在現代建筑的國際式室內設計中,裝飾的效果是通過運用簡潔的造型和材料}紋理,在布置手法上注重各種器物之間的統一和諧,創造平靜愜意的整體室內環境氣氛來實現的。
人工環境的主體是建筑。在生產工具極其簡陋的狩獵采集時期,生活方式和生產力水平,決定了當時的人類不可能營造像樣的建筑。正如《韓非子·五蠹》記載:“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獸眾,人民不勝禽獸蟲蛇,有圣人作,構木為巢,以避群害。”因此這個時期的人工環境顯得非常原始,基本上處在與自然環境共融的狀態。
農耕時期的建筑無論是單體形制、群體組合,還是比例尺度、細部裝飾都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世界文化名城幾乎都建成于這個時期。其空間的構圖與自然環境高度和諧統一。由于建筑內部的供暖通風設備,相對處于自然的原始狀態,所以除了建筑本身所耗的自然資源外,很少有向外的有害排放物。加之人口數量有限,建筑的規模相對較小,極少的生產性建筑,又基本是為農耕服務的水利設施,因此農耕時代的人工環境,在促進了人類社會向前發展的同時,基本上做到了與自然環境共融共生,盡管這時人類生活的質量仍處于較低的水平。
進入工業化時代,人類的生產方式出現了革命性的變化。機器的使用,大大解放了生產力;生產的高速運轉,促進了社會分工的加速發展;城市化的趨勢,使建筑的類型猛增;建筑空間的功能需求日趨復雜,農耕時代原有的傳統建筑形式已很難適應新的功能要求。對功能的需求促進了現代建筑理論的誕生。“形式隨從功能”“住宅是居住的機器”等言論,成為現代主義建筑產生的催化劑。隨著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和玻璃的大量使用,營造更大的內部空間成為可能。靈活多變的空間形式,完全打破了農耕時代傳統建筑較為呆板的空間布局,創造出功能實用、造型簡潔的建筑樣式。
在這個時期,建筑的體量和規模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大批的生產性建筑冒出了地平線,機器轟鳴的巨大廠房,高聳林立的煙囪,一度成為時代的驕傲與象征。居住與公共建筑內部開始大量使用人工的供暖通風設備,從而造就了一個個隔絕于自然的封閉人工氣候。這樣的人工環境造就了現代的物質文明。雖然人類的物質生活水平達到了相當高的程度,但是人類違背自然規律的“自私”行為,卻很快使我們嘗到了苦果。溫室效應加速了自然災害的頻率,臭氧層空洞的出現,預示了人類生存危機的到來。事實證明,工業化時代人工環境的建造,沒有能夠完全做到與自然環境的共融共生。
展望未來,人工環境還將繼續發展,與自然環境的共融共生,將會被擺在最重要的位置上予以考慮。建筑領域“綠色設計”的生態態建筑將會成為發展的的主流。室內環境只有在生態建筑的基礎上,才能達到更高的水平。
無論是“室內設計”還是“室內裝飾”都存在具體的設計問題。室內設計是包括空間環境、室內裝修、陳設裝飾在內的建筑內部空間的綜合設計系統,涵蓋了功能與審美的全部內容。而室內裝飾則是以空間的視覺審美作為其設計的主旨。室內設計的概念代表了現代世界的主流,而室內裝飾的概念則具有強烈的傳統意識。
第三節室內設計的風格樣式和流派知識
一、風格樣式與演變的條件
任何一門設計藝術,都有其自身所特有的風格。室內設計的風格,受地理環境、人類歷史的影響,受材料、技術、經濟的制約,呈現出豐富多彩的的流派、樣式。
1.地理環境
炎熱潮濕、季風多雨、寒冷干燥等諸多的氣候條件,以及高山平原、江河湖海、沙漠草灘等不同的地理環境,造就了各式的建筑。北方的富洞,南方的竹樓,草原上的蒙古包,使生活的空間千變萬化(圖1-2-37)。
圖1-2-37世界各地不同風格的民居
2.人文歷史
歷史的發展以及不同的社會制度、宗教信仰,造就了不同國家和民族的文化傳統。中國的隔扇花罩、匾額楹聯,歐美的柱式帷幔、壁爐燭臺,使空間的裝飾各具異彩(圖1-2-38)。
圖1-2-38不同形態的室內空間
3.材料構造
彩陶、青銅、鋼鐵、水泥等,每一種新材料的使用,都會給室內藝術風格的發展帶來革命性的演變。
柱梁、拱券、桁架、懸索等等,每一種新構造的出現,都會賦予室內空間形式以新的生命(圖1-2-39)。
圖1-2-39材料與構造
二、以天然材料構造分類的傳統樣式
1.木構造體系
中國獨特的木構造建筑體系,代表了東方典型的傳統樣式。這種構造由于承重系統是由柱與梁組成的框架,所以墻體可以隨意設置,從而賦予了內部空間最大的自由。單個建筑的群體組合變化,演變出中國建筑豐富的空間內涵,造就了動靜統一、內外交流、含蓄變化的空間形式。代表作品當屬明清江南園林建筑。在這里,空間處理開敞流通,空廊、空門、空窗、漏窗、透空屏風隔扇的運用和靈活的空間組合處理,使建筑內外空間形成了融為一體的有機聯系。
木構造體系的內外檐裝修,同樣成為室內空間特殊的設計語匯。天花藻井、隔扇、罩、架、格,成為劃分內部空間的極富裝飾性的構件。其工藝的精致,結構圖案的精美與變化都是獨樹一幟的。
在木構造梁架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中國傳統室內裝飾陳設藝術,以其深邃的文化內涵達到了相當高的境界(圖1-2-40、圖1-2-41)。
以明式家具為代表的中國傳統家具,以質地堅硬、紋理美麗、色澤柔潤的黃花梨、紫檀等硬木名貴材料,結合工匠的精湛技藝,創造出了造型大方、結構科學、精于選材、雕刻線腳處理得當的濃厚的中國氣息。
以優美形象的方塊文字作為裝飾室內的藝術語言,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范例。無論皇家宮寢,士大夫階層的宅院,還是平民百姓的家居,無不以對稱的中軸線家具陳設布置自己最重要的廳堂。匾額、對聯、書畫、太師椅、八仙桌、條案,再加上象征平安吉祥的瓶鏡陳設,構成一幅完美的裝飾圖畫(圖1-2-42)
2.石構造體系
源于地中海沿岸的古希臘、古羅馬的石構造建筑體系,代表了西方典型的傳統樣式。
古希臘石造大型廟宇的圍廊式形制,決定了柱子、額坊、檐部的空間藝術地位。這些構件的形式、比例與相互組合,成為建筑藝術的主體研究對象,并由此形成了一整套完整、嚴謹的“柱式”體系。富于陽剛之氣的多立克柱式以及具有陰柔之美的愛奧尼柱式,一直影響到后來的內部空間設計(圖1-2-43)古羅馬時代發展起來的拱券技術和天然混凝士的使用,使石構造建筑的空間跨度出現革命性主義的變化,從而創造出像萬神廟這樣宏大壯麗、尺度比例適度的內部空間,成為羅馬穹頂技術的最難適高代表。
此后的西方建筑基本上就是沿著這條道路繼續發展下去的,其間最有代表性的是中世紀采用飛券技術建造的哥特式教堂,筋骨嶙峋的石構飛架,在內部空間中造成一種強烈升騰的動勢,構造技術與教堂使用功能的配合達到極致(圖1-2-44)。
西方傳統的室內裝飾藝術,從萬神廟的回紋形壁飾,到哥特式教堂的彩色玻璃長窗,從法式住宅中富麗的墻板裝修,到英式居室壁爐的線腳,無不具有石構造文脈所形成的空間雕塑感。
三、以技術進步引發的近現代流派
1.工業革命帶來的變化
自18世紀下半葉開始的工業革命,對建筑的發展產生了不可估量的影響。機器大生產加速了資本主義的發展,城市化和建筑類型的猛增,使內部空間的功能需求日趨復雜,以至于原有的傳統形式已很難適應新的功能要求。在這期間,雖然出現了“舊日瓶裝新酒”的古典復興式、浪漫主義、折中主義建筑流派,但它們畢竟不能成為新時代建筑的主流。
19世紀下半葉時,鋼鐵和水泥的應用,為建筑革命準備了條件。1851年,采用鐵架構件和玻璃現場裝配的倫敦國際博覽會水晶宮,成為近現代建筑的開端。1877年建造完成的意大利米蘭商場,在兩幢建筑之間飛架的拱形鐵架玻璃長廊,造就出宏大的內部空間,成為當時歐洲最大的室內市場(圖1-2-45)。
在這一時期真正改變室內裝飾風格的,則首推開始于比利時的新藝術運動。這一流派的設計師力圖適應工業時代的精神,簡化室內的裝飾。他們以模仿自然界生長繁盛的植物形曲線為裝飾主題,充分發揮鐵件易于彎曲的特點,在墻面、窗欞、家具和欄桿中大量使用。雖然這種形式只局限于裝飾手法,并沒能解決建筑空間形式與內部使用功能的關系,但它卻對后來的室內裝飾設計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圖1-2-46)
2.國際式的影響
從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鋼筋混凝上開始在建筑被廣泛地采用,這是建筑史上一件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大事。由于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的大樓,空間的可塑性極強,使得室內設計開始名副其實起來、因此,室內設計師從傳統的墻面裝飾設計,轉向了空間環境設計。
伴隨著鋼架結構的玻璃盒子聳立于大地,大批的現代建筑終于以不可逆轉的勢頭遍布于全球。與這種國際式的建筑相適應的室內設計樣式也同時產生。這是一種從室內環境整體設計概念出發的裝飾風格。在這里,裝飾的效果是通過運用簡潔的造型和材料紋理,在布置手法上注重各種器物之間的統一和諧,創造平靜,愜意的整體室內環境氣氛來實現的。在這里,國際著名設計師設計的家具成為裝飾的主角。貯藏家具立面的構圖與組織似乎都受到了“蒙特里安”繪畫作品的影響。柔美的、含灰色調的背景下,襯托出的簡潔皮質沙發與具有優雅曲線的鍍鉻鋼管椅,形成特殊的裝飾韻味。藝術地毯上,使用功能和裝飾功能相結合的活動燈具與室內配置的植物相互輝映,形成了如同雕塑藝術品般的裝飾效果(圖1-2-47、圖1-2-48)
3.多元化的當代
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開始厭倦于鋼筋混凝土的森林與閃著炫光的鏡面玻璃,這些東西太多,只能使人感到單調和乏味。
20世紀60年代后期,一些西方建筑師主張建筑要有裝飾、要有象征,不必追求純凈、明確,并創造出一批講究裝飾性、象征性、隱喻性以及能與現有環境取得聯系傾向的建筑。這種對現代主義建筑的否定,被稱之為后現代主義建筑思潮。室內設計受其影響,同樣引發出各種各樣的裝飾手法,形成不同的流派,如高技派、結構主義、新古典主義、新地方主義、超現實主義等等,呈現出五花八門的多元化傾向(圖2-49、圖1-2-50)。
免責聲明:本網站部分內容來自互聯網,如媒體、公司、企業或個人對該部分主張知識產權,請來電或致函告之,本網站將迅速采取適當措施,否則,與之有關的知識產權糾紛本網站不承擔任何責任。
江西十大裝飾公司排行 江西十大裝修公司 南昌十大裝修公司 江西十大設計公司 江西十大設計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