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藝術設計基礎知識
第一節 藝術設計概況
藝術設計專業是橫跨于藝術與科學之間的綜合性邊緣學科。藝術設計產生于工業文明高度發展的20世紀。具有獨立知識產權的各類設計產品,成為藝術設計成果的象征。藝術設計的每個專業方向在國民經濟中都對應著一個龐大的產業,如建筑室內裝飾行業、服裝行業、廣告與包裝行業等。每個專業方向在自己的發展過程中無不形成極強的個性,并通過這種個性的創造以產品的形式實現其自身的社會價值。
設計的本質在于創造,創造的能力來源于人的思維。對客觀世界的感受和來自主觀世界的知覺成為設計思維的源動力。
裝飾的概念是以空間的視覺審美作為其實施目標的主旨,設計的概念則涵蓋了空間形態功能與審美的全部內容,代表了現代世界的主流。一般來講,裝飾的概念具有強烈的傳統意識,而設計的概念則具有時尚的現代意識。
然而提到科學,在社會公眾的概念中總是以自然科}學取而代之。即使是學術界,在涉及藝術與科學的關系時,也總是以自然科學作為討論的對象。這是因為,自然科學的研究方法所代表的人類思維方式,最集中地反映了科學工作方法的實質,對于設計來講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指導意義。
設計是工業化時代的產物。真正意義上的設計( Design)應該說起始于工業革命。在這之前的漫長年代里,人們一直是用手工來制作一些日常用品的。為了使它們看上去更加漂亮悅目,具有吸引力,人們常常對這些物品加以裝飾,從而形成了世界各地不同的手工技藝,制成了各具特色的工藝品。手工制作工藝品需要特殊的技能和一定的審美能力,這種技術性的手藝和審美性的裝飾結合,就形成了專門的行業—工藝美術。工藝美術的產品具有兩種類型:一類是日常生活用品;一類是純粹的裝飾陳設用品。同一種物品可以具有以上兩種形態。如中國的陶瓷、墨西哥的織布、波斯的地毯、威尼斯的玻璃等。
工具和材料是手工制作的基礎,不同時代使用不同的工具和材料,創造出性質完全不同的工藝品。如石器時代的陶器、青銅器時代的青銅器。由于材料的特性和使用工具的技術差異,每一種類型的工藝品都形成了特殊的制作技巧。由于是手工制作,即使是同樣的物品,其形態也不會完全一樣,因此也就具有較高的藝術性。幾乎沒有一種手工藝品,是在它誕生之前就完成其全部設計的。各種工藝品的制作,都是直接用手或借助于工具,在反復的實踐中,不斷完善而最后定型的。各種制作工藝都是個體的手藝人長期探索的結果,并因歷史時期、地理環境、經濟條件、文化技術水平、民族習慣和審美觀點的不同而形成不同的風格與潮流。這種工藝的發展幾乎無一例外的采用師承制,而且很多是單線的家族承襲,一旦線性繼承的某個環節出現問題,就可能使一門手藝失傳。因此,傳統的工藝美術并不具有設計( Design)的全部內涵。
工業革命以后,人們逐漸開始使用機器進行生產。由于機器可以大量地制造完全相同的物品,不僅比手工快而且便宜了,因此許多古老的工藝漸漸消失了。雖然機器代替了手工,但滿足人們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實用美觀依然是衡量產品好壞的標準。一件產品的定型生產,需要經過市場調研、概念構思、方案規劃、模型圖樣等一系列嚴謹周密的邏輯與形象思維過程然后才產生最后的施工圖紙。這種建立在現代科學研究成果基礎之上的縝密過程,確立了設計( Design)的全部內容,從而使它完全脫離了傳統的工藝美術,誕生了一門嶄新的學科—現代藝術設計。
現代藝術設計包括以印刷品為代表的平面視覺設計十,以日用器物為代表的造型設計,以建筑和室內為代表的空間設計等。從20世紀初到70年代末,現代藝術設計在發達國家蓬勃發展。沒有設計的產品就沒有競爭力,沒有競爭力就意味著失去市場—藝術設計的觀念在這些國家成為共識。
理性思維重在邏輯的推理,而感性思維則重在形象的推敲;理性的思維得出的結論往往是明確的,而感性思維得出的結果可能是含混的;使用理性思維進行的科學研究,所得出的正確答案只能是一個,而使用形象思維進行的藝術創作,其優秀的標準則是多元化的。
室內設計屬于藝術設計的范疇,同時又是一門邊緣學科。就空間藝術本身而言,形象思維占據了主導地位。但是在相關的功能技術性門類中,則需要具備理性思維的概念。因此,進行一項室內設計,豐富的形象思維與縝密的邏輯思維必須兼而有之、相互融合(圖1-3-1)。
圖1-3-1形象思維與邏輯思維在藝術設計中的相互融合
由于室內設計所受制約因素很多,因此在設計的思維過程中,不能死鉆牛角尖,如果一條路走不通,就換一條路試試。在實際生活中,十全十美的設計是沒有的,任何一個方案都可能有這樣或那樣的缺點。所以,室內設計師要善于解決主要矛盾,在不影響主要功能的使用和藝術效果基本完美的情況下做到適可而止。在很多情況下,單元的線性思維很難應付紛繁的設計問題,只有多元的思維方式才能產生可供選擇的方案。山窮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換個角度想問題,往往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收獲。
設計師設計思維的高低,并不是只靠專業知識本身就能夠決定的。由于設計與人們的社會生活息息相關,廣泛的社會生活經驗以及較深的藝術修養對設計思維素質的提高,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生活和藝術是每一個室內設計者提高自己素養的主要渠道。只有認真觀察生活,熱愛藝術創作,在大量的感性積累中汲取養分,才能建立起自己完整的設計思維體系(圖1-3-2)。
圖1-3-2生活中的一切事物都可觸發設計的靈感
二、設計方法的內容
5)材料市場情況分析。
盡管如此,即使是一個經驗豐富的設計師,也仍然不可能做到對各種設計類型中出現的問題了如指掌,因為制約設計的因素是很多的,同一類型的設計,也會因各種具體條件的變化而有所不同。所以,對于每一個設計師來講,任何設計項目,任何設計階段,調查研究都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圖1-3-3)。
圖1-3-3設計項目的分析與調研
學會使用半透明拷貝紙,是圖形思維的基本條件。要在圖面上不斷地更新自己的想法,不要隨意扔掉任何一張看似很亂的草圖。積累、對比、優選,好的方案就可能產生(圖1-3-4)
圖1-3-4通過手、眼、腦配合完成的圖形思維
設計的構思在經過海闊天空式的暢想后,最終會落實到將概念與空間的實際相結合,轉化成一個可行的設計方案。這時候類比優選就顯得格外重要。有些構思看上去挺新穎,但是一與材料、技術。經費發生關系,往往就變得不那么美妙。優選實際上就是設計者自己首先進行的方案可行性研究,這些研究就是針對功能分析與審美條件所展開的。
在經過權衡利弊的反復比較后,才能在眾多的構思中選定一兩個基本可行的方案,待深入到方案設計階段后方能最后定稿。
設計項目構思概念的確立,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設計者自身的藝術素養與設計的經驗。初學者設計經驗少,頭腦中的束縛也少,有時反而容易產生好的點子;成熟的設計師經驗豐富,工作中求穩,有時反而影響了好的構思產生。所以設計師之間的相互啟發和促進是十分重要的(圖1-3-5)。
環境藝術是以人的主觀意識為出發點,建立在自然環境美之外,由人對美的精神需求所引導而進行的藝術環境創造。這種創造最初源于現代藝術諸流派中的一個分支。在這種現代藝術觀念下創造出的藝術品,綜合了平面與立體諸要素,以現成物和創造品組成由觀者直接參與的藝術空間,通過視覺、聽覺、觸覺、嗅覺的綜合感受,使人們產生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這種藝術創造既不同于傳統的雕塑,也不同于建筑,它更多地強調空間氛圍的藝術感受。這種重視實體與虛空整體綜合效果的藝術形式,造就了環境藝術的基本模式。當然,我們今天所說的環境藝術,已遠遠超出藝術品的概念,成為研究“環境與藝術”的課題。
雖然這種人為的藝術環境創造,可以存在于自然界美的環境之外,但是它又不可能脫離自然環境本體,它必須植根于特定的環境,成為融會其中與之有機共生的藝術。可以這樣說,環境藝術是人類生存環境的美的創造。
環境設計是建立在客觀物質基礎上,以現代環境科學研究成果為指導,創造理想生存空間的工作過程。人類理想的環境應該是生態系統的良性循環,社會制度的文明進步,自然資源的合理配置,生存空間的科學建設。這中間包含了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涉及的所有研究領域。因此,環境設計是一項巨大的系統工程,屬于多元的綜合性邊緣學科。
環境設計以原有的自然環境為出發點,以科學與藝術的手段協調自然、人工、社會三類環境之間的關系,使其達到一種最佳的運行狀態。環境設計具有相當廣的含義,它不僅包括空間實體形態的布局營造,而且更重視人在時間狀態下的行為環境的調節控制。環境設計比環境藝術具有更為完整的意義,環境藝術應該是從屬于環境設計的子系統。
環境藝術品創作是有別于藝術品創作的。環境藝術品的概念源于環境藝術設計,幾乎所有的藝術與工藝美術門類,以及它們的產品都可以列人環境藝術品的范圍。但只要加上環境二字,它的創作就將受到環境的限定和制約,以達到與所處環境的和諧統一。
環境藝術設計的產生,完全是現代化的結果。當人類進入21世紀的時候,已經有三分之一的人生活在城市,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是:快速的交通工具,迅捷的通信方式,擁擠的街道,密如蟻群的人流,比肩繼踵的高樓大廈。伴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世界人口急劇膨脹,城市滾雪球式的畸形發展,使我們的生存空間變得越來越狹小。數十年間的變化,遠遠超過人類歷史上任何一個時期的變化(圖1-3-6)。
圖1-3-6人與環境的關系
在農耕時代,城鎮的規模要小得多,建筑的類型相對顯得簡單,由此形成的空間造型與它所在的環境容易取得協調,各類環境藝術品有著相對固定的位置和較為寬松的觀賞時空。古典主義的藝術作品正是在這樣的環境下產生發展的。諸如西方的雕塑,東方的書畫,都與建筑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由此演化的東西方古典主義藝術,呈現出千姿百態的風格。文化在時空中積淀,逐漸形成符合于特定時代的模式。我們很難想象沒有雕塑的古希臘古羅馬建筑會是什么樣子同樣很難想象沒有書法匾額楹聯裝飾的中國古典建筑會是什么樣子。
進入信息化時代,東西方文化交流融會的速度驟然加快,國際化和民族化共處,統一多元成為時代最顯著的特征。創造出和諧完整的藝術作品作為這個多元化時代必須遵守的設計原則,已成為衡量藝術與設計質量的標準。生存空間的擁塞,信息爆炸的沖擊,促使人們生活的節奏加快、再加快。直觀醒目、對比強烈、節奏快且富于變化而又能與環境和諧統一的藝術與設計,成為被追求的目標。在這種情況下,盡管傳統藝術與設計的各個門類依然頑強地尋求著自己的發展領地,但如果不能夠通過創新以適應環境的整體要求,而是與其相互沖突,那么,即使藝術與設計的成品個體做得再漂亮,也不免落得個被淘汰的下場。
景觀( Landscape)是一個地理學名詞。它包含了三種概念——一般的概念;特定區域的概念;類型的概念。泛指地表自然景色是景觀的一般概念;專指自然地理區劃中起始的或基本的區域單位是景觀的特定區域概念;同一類型單位的通稱是景觀的類型概念。而在景觀學中則主要指特定區域的概念。由于在狹義的環境藝術設計概念中建筑的外部空間組合設計也是一個特定區域的概念,因此將以建筑、雕塑、綠化諸要素綜合進行的外部空間環境設計,冠以景觀設計的名稱也就顯得順理成章了。
“人類同自然環境和人工環境是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的。園林學是研究如何合理運用自然因素(特別是生態因素)、社會因素來創建優美的、生態平衡的人類生活境域的學科"因此將景觀設計建立在以園林學為基礎的環境系統上,是符合環境藝術設計基本概念的。
園林是在一定的地理境域中以工程技術和藝術手段,通過筑山、疊石、理水、綠化、建筑、置路、雕塑來創造的美的環境。園林的環境系統是以土地、水體、植物、建筑這四種基本要素構成的。在這四種要素中,前三種原本屬于自然環境的范疇,在經過了人為的處理后,形成了造園的專門技藝,從而使其轉化為人工環境;而后一種要素——建筑,本身就是人工環境的主體。
近代以后,城市化的速度加快,人工建筑對自然環境的破壞所產生的后果,促使人們日益重視自然和人工環境之間的平衡。園林以其自然要素占絕對優勢的地位的特點,很快在城市規劃系統中占據了重要的位置。以綠化為主,協調城鄉發展的“大地景觀”(Earthscape)概念,使有計劃地建設城市園林綠地系統,成為現代城市規劃設計中最重要的基礎環節之一。
景觀藝術設計既然是一門涉及面極廣的藝術設計學科,那么它的設計必然是建立在自身的環境系統之上的總體的綜合性的系統概念。要樹立起這樣的設計概念顯然不能以一般造型藝術的設計方法作為立意的出發點,因為景觀設計中標識性強的主體藝術品通常都是以協調環境中實體與虛形關系的砝碼出現的。只有單體造型能力,缺乏總體環境意識,是很難做好景觀設計的。因此,了解城市規劃專業的一般知識,以城市規劃設計的概念去主導景觀藝術設計,就成為設計概念確立的重要環節。
城市規劃屬于建筑學的范疇。“城市的發展是人類居住環境不斷演化的過程,也是人類自覺和不自覺地對居住環境進行規劃安排的過程。”雖然在古代也有不少城市規劃的典范,如古羅馬的羅馬城、中國明清的北京城,但是城市規劃學科的形成則是在工業革命之后。大工業的建立使農業人口迅速向城市集中,城市的規模在盲目的發展中不斷擴大。由于缺乏統一的規劃,城市居住環境日益惡化。在這樣的形勢下,人們開始從各方面研究對策,從而形成了現代的城市規劃學科。城市規劃理論、城市規劃實踐、城市建設立法成為構成現代城市規劃學科的三個部分。
在建筑學的所有門類中,城市規劃是一個較為宏觀的專業,同時也是一個相對年輕的發展中的專業。很多專業問題在學術界尚無定論,尤其是在出現了超大城市集團群落的當代。城市規劃專業更多的是探討研究相關課題,以求能夠解決實際問題。于是,城市布局模式、鄰里和社會理論、城市交通規劃、城市美化和城市設計、城市綠化、自然環境保護與城市規劃、文化遺產保護與城市規劃等等課題,就成為構成現代城市規劃設計的主要內容。
就像一篇文章要有主題,一首樂曲要有主旋律一樣,景觀藝術設讠計同樣也有自己的主體。由于景觀設計通常是以標識性強的造型實體作為設計的主體的,所以,在一個特定的環境區域中,往往以美術作品和建筑物的構成要素作為環境的主體,同時在環境系統的空間構圖、尺度比例、色彩質感等方面注意協調與周邊景物的關系,從而形成景觀設計自己完整的設計系統。
美術亦稱“造型藝術”,通常指繪畫、雕塑、工藝美術、建筑藝術等。它的特點是,通過可視形象創造作品。可見建筑藝術屬于美術的范疇,是空間造型藝術的一種。但是建筑藝術又有著自身的特殊性。建筑,是建筑物和構筑物的通稱,是工程技術和建筑藝術的綜合創作。“建筑學在研究人類改造自然的技術方面和其他工程技術學科相似。但是建筑物又是反映一定時代人們的審美觀念和社會藝術思潮的藝術品,建筑學有很強的藝術性質,在這一點上和其他工程技術學科又不相同。”建筑在提供了人們社會生活的種種使用功能之外,又以其自身的空間和實體所構成的藝術形象,在構圖、比例、尺度、色彩、質感、裝飾等方面,通過視覺給人以美的感受。
在以往的建筑和園林設計系統中雖然也應用繪畫和雕塑,但是,往往由于美術創作者的個性太強,缺乏環境整體意識,最后完成的作品不能形成完美的景觀。這與景觀設計以美術和建筑作品為主體的設計系統有著本質的區別。在景觀設計中,主體與環境的關系是互為依存的,它的設計系統是建立在環境藝術設計概念之上的。這個設計系統非常強調設計的整體意識,因為整體意識原本就是藝術創作最基本的法則。
整體意識同樣也是藝術設計創作最基本的法則。因為,設計本身就是藝術與科學的統一體。審美因素和技術因素綜合體現在同一件作品上,使美觀實用成為衡量藝術設計成敗的標準。藝術審美的創作主要依據感性的形象思維,科學技術的設計主要依據理性的邏輯思維,而藝術設計恰恰需要融會兩種思維形式于一體。如果沒有整體意識,以美術和建筑作品為主體的設計系統是很難進入藝藝術設計創作思維的。
在單項的藝術和藝術設計創作中具有整體意識,并不意味著具備了景觀設計的環境整體意識。由于創新和個性是藝術創作的生命,因此,每一個藝術家和設計師在進行創作時總是盡可能地標新立異。盡管完成的每一件作品創作的整體意識很強,卻并不一定能與所處的環境相融會。例如,一件具象的古典主義雕塑,本身的藝術性很強,造型的整體感也不錯,而且人物的面部表情塑造得非常豐富,細部處理也很精致,但是,卻被安放在高速公路邊的草坪里,人們們坐在飛馳的汽車里一晃而過,根本就不可能有時間細心地觀賞。一件很好的藝術品被放錯了地方,說明公路規劃的設計者缺乏設計的環境整體意識。又如,城市街道兩旁的綠地邊經常可以看到用鑄鐵件做成的柵欄,往往要被設計成梅蘭竹菊之類具有一定主題的圖案,如果單看圖案本身也許很漂亮,但是安裝在賞心悅目生機勃勃的綠色植物周圍,不免喧賓奪主大煞風景。諸如此類,不但不為環境生色,反而影響環境整體效果的例子還有很多。所有這些都是缺乏環境整體意識的表現。
免責聲明:本網站部分內容來自互聯網,如媒體、公司、企業或個人對該部分主張知識產權,請來電或致函告之,本網站將迅速采取適當措施,否則,與之有關的知識產權糾紛本網站不承擔任何責任。
江西十大裝飾公司排行 江西十大裝修公司 南昌十大裝修公司 江西十大設計公司 江西十大設計師